当前位置:首页 >热点 >当孩子学习有挫败感,如何用自我反驳走出内耗? 正文

当孩子学习有挫败感,如何用自我反驳走出内耗?

来源:请牢记此域名-全集免费完整版   作者:时尚   时间:2023-09-30 00:00:32

原标题:当孩子学习有挫败感 ,当孩如何用自我反驳走出内耗?

看点 很多孩子和家长都觉得学习是学习“苦”的,孩子们也总是有挫用各种方式逃避这种痛苦 :拖延 、沉迷游戏  、败感驳走敷衍应付……但学习一定要吃这么多苦吗?在美国硅谷校区学校心理学专家谢刚看来 ,何用耗如果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自反快乐,就能摆脱挫败感 ,出内走出内耗的当孩循环。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:博雅小学堂 (ID: boyakids)

文丨谢刚 编丨May

说到游戏,学习有家长说 :“儿子才7岁半,有挫已经时刻离不开游戏了 !败感驳走为了这事 ,何用耗我没收过他的自反平板电脑,打过他 ,出内不理他,当孩等等。现在,他无论拿到谁的手机都会去下载游戏……”

说到学习,就变成了:“学习不主动,所有作业都一拖再拖 ,即使现在放学后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写作业,也没怎么写 。如何把孩子想学好的愿望转化为做好的行动呢   ?”

为什么游戏能让孩子如此陶醉其中 ?

用积极心理学来看 ,电子游戏完全符合“心流”的心理特征 ,如 :

注意力高度集中;

发自内心的积极、快乐和主动;

忽视外在所有的影响;

物我两忘,自我意识暂时消失 ,此身不知在何处;

时间飞逝等等 。

和家长交流时,我总会被问到类似上面的为何孩子无法投入学习的问题 ,甚至很多家长反映,孩子在六七岁时就开始出现厌学现象了。

学前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的求知欲 、好奇心非常强的时候 。刚开始上学就厌学 ,问题出在哪里,怎样在学习中增加心流的产生条件,让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呢 ?

贴近兴趣VS.贴近生活周边

展开全文

父母最先要做的是尽量使学习和孩子的兴趣挂钩  ,或者和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概念相结合,把知识和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吸引力 ,如下面这位家长的反馈 :

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保护他的好奇心和兴趣点。他对于昆虫和植物由衷地喜欢,一直处于好奇心高涨的状态,喜欢法布尔。

从他上幼儿园到现在,已经有7年时间了 ,他依然孜孜不倦 。之前养过日本弓背蚁等 ,最近还写了一个书面请示给我 ,想要养一窝收获蚁 ,好研究它们如何吃种子。

其实我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抗拒的 ,因为这个兴趣完全脱离了我对孩子未来的规划,在传统观念中这些领域还是比较偏的。和爱人商量后,我们还是决定尊重孩子的兴趣 。

兴趣可以驱动求知欲。孩子去图书馆 、博物馆等地方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资料、请教专业人员的过程会锻炼阅读理解 、交流等很多对学业有帮助的技能。

如果学习是苦的和有挫折感的,

如何用自我反驳走出内耗?

另一个影响学习中心流产生的因素是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 。孩子暂时还不会的题目或犯的错误暴露了他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。如果这些失误成为被训斥的理由 ,孩子就会把学习看作挫折感的来源,能躲就躲。

“积极情绪”部分的“ABCDE反驳法”可以使家长调整对待成败的心态 ,积极对待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,帮助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,正如下面这位家长所反映的:

目前在生活中我最烦心的就是陪孩子学习。这段时间 ,我们很担心孩子在开学时跟不上一年级的课程 ,就给他报了班 ,进行为期16天的拼音 、英语、美术学习。

在这期间,每天晚上我都要看孩子的拼音练习,完成录视频并上传的任务。看到孩子学起来吃力,我尝试和他一起读,却发现孩子只会跟着读但总记不住。我们购买了白板 ,与他边写边读 ,但孩子还是记不住 。

我心里很焦虑,所以尝试使用“ABCDE反驳法”调整情绪。

不好的事(A)  :

孩子在拼音练习  、拼读上总是记不住 ,反复读写也不能顺利录完视频 ,以至于孩子闹情绪,我也很无奈 ,就想打骂他 。第一次学习、拼读时 ,连续三天跟他读到11点才完成。老师看到视频上传得这么晚,要求我们9点前让孩子休息 ,培养良好的习惯。

理念(B):

我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回事 。其实也不是第一次这样了,我们早就发现他学习速度慢,但这次的学习 ,我确实没想到会这么慢。

看到孩子没有用心学 ,再看到微信群里做得好的孩子,更觉得自己的孩子很笨  。

后果(C):

我觉得很难过 、很失望 ,甚至产生打孩子的冲动 。配偶总埋怨我,责任全在我。

这让我着实感觉很无奈,更不愿意搭理孩子和配偶。孩子喊“教我” ,我都不愿意搭理他 ,心里憋着火 ,无处释放。

辩驳(D):

孩子的另一面:由于我工作上的原因,孩子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。家里的孩子少 ,又缺少沟通,孩子一个人玩玩具的时间多些 。孩子胆小,不主动接触新事物,但一旦喜欢上了就会很努力地做 ,书写和画画都进步很快。

未来的希望:孩子现在刚上课,很愿意听老师的话  ,只要坚持读,学得慢一点 ,只要能耐心陪着 ,就一定可以赶上来 。

我的情绪调节  :我的反应有点过了,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。

我可以做什么:每次我能耐心一点、乐观一点,让孩子不害怕读错、大胆读时 ,孩子就能放松跟读 ,也能很快地把视频录完,完成老师的任务。

激发(E) :

我开始觉得有信心了,可以更耐心地陪着孩子读书 。我下决心多陪陪孩子,就当作亲子时间  、了解孩子的好机会 。

后续家长的反馈 :

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,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按时完成 ,看起来很有学习兴趣 。老师交代的需要他自己做的事情,他也不会让我们帮忙 ,自己独立完成 ,并愿意把在学校做的事情跟我们分享。

如果我们能常常看到并肯定孩子在学习中努力的过程 ,比如:“这一章你做的笔记很详细 ,昨天晚上花了很长时间把这章的内容都复习了一下,还做了提要,对今天的考试确实很有帮助啊!”

提醒孩子看到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对最后结果的影响 ,便能赋予他们掌控感,他们会更愿意付出。总担心因学不好而被惩罚的心态很难让孩子投入学习 。

我观察过很多在学习中常有心流体验的孩子  ,无一例外的是,学习的过程给他们带来了成就感 ,而且学习中与同学、家长或老师的互动加强了他们健康的人际互动 。相反,如果反复体验挫败感,孩子则会逃避学习。

孩子爱玩不爱学,

怎么让孩子玩出学习力?

曾有位家长问“孩子上小学一年级,做事拖延 ,尤其是写作业,特别慢。10分钟的作业 ,要写1个多小时,对学习没有兴趣。而且孩子坐不住 ,总动来动去,心里长草,静不下来 。该怎么办呢?”

我询问家长后发现,对一样事情孩子特别专注——玩乐高。除了乐高 ,其他任何事情孩子都坚持不下去 。

这样的孩子,如何激发他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?

其实 ,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,学校学习对读写的要求就比较高。可若这个孩子最喜欢和擅长的是动手活动,那么结合手眼互动技巧的任务则最容易催生心流体验 ,而读写这种作业对孩子来说比较辛苦,甚至带来挫败感 。

同时 ,学起来比较困难或写课堂作业比较慢等表现,也许会让老师或同学对他有不太积极的反馈 ,那孩子就有双重挫败感了 ,这种情况下走神和逃避就很自然了。

对于学习任务和自身能力特点不匹配的孩子,该怎样提升学习中的专注度呢 ?可以从孩子喜欢的事情出发  。

比如 ,孩子喜欢乐高 ,家长就可以找一些关于乐高的书 ,让孩子看到阅读是吸收有用知识的一个途径。

他喜欢动手操作,就让他用一块块乐高来演示数学计算题。另外 ,可以把孩子想做的活动和要完成的任务结合在一起,如“把作业在7点前做完 ,就可以去乐高俱乐部了 。”这些都是结合孩子的特点来提升学习中的专注度的途径。

引发学习中的心流状态 ,积极情绪也会有帮助。做作业前肯定性的话语、愉悦的表情和温暖的氛围都有助于孩子更专注于眼前的学习任务 。

关注外滩教育

发现优质教育

标签:

责任编辑:娱乐